煤炭产业先后建成一批千人千万吨和五百万吨安全高效示范矿井。煤炭年产量增至2.8亿吨。大采高开采、综放开采、煤炭气化、煤炭液化、智能化建设等技术走在行业前列。国际化大型能源基地运作项目荣获全国质量奖卓越项目奖。
电力产业规模达到1166万千瓦,盛鲁电厂成为首个开工建设、建成投运的蒙电入鲁百万千瓦级项目,“陇电入鲁”纳入国家“十四五”电力发展规划。
高端化工产业建成国内首套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工业示范装置、十万吨高温费托合成示范装置;建成鲁南化工、鄂尔多斯荣信化工、榆林甲醇厂、新疆醇氨联产等一批高端化工园区;化工产业产品总产能超过1500万吨,甲醇协同产销量位居国内第一,高端聚甲醛产量位居全国第二,醋酸产能跻身行业前三。
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向中高端迭代升级,山能重装激光熔覆加工能力达到国内第一,东华重工成为卡特彼勒液压支架产品全球供应商,轻合金公司成为复兴号高铁型材主力供应商、中车四方市场份额突破65%。
联合共建凯时网站研究院、新能源学院,完成新能源研发创新中心建设。坚持走“规模化、清洁化、资本化、全球化”之路,放长眼光、前瞻布局,做大新能源新材料供应、服务体系。
坚持规模和效益并重,遵循“存量优化、增量拓效、严控风险、稳健运行”原则,推动产贸、营贸、物贸、融贸一体化、搭建现代物流新体系。合理布局物流节点,加快东平公铁水联运等项目建设,持续推进客户、产品、渠道、流向“四个优化”,强化风险管控,力争三年内构建形成现代物流贸易产业体系。